Site Overlay

标签: NFT

对比 8 大头部 NFT 市场平台,关于买卖 NFT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原文:Blockworks,由 DeFi 之道编译。

初学者 NFT 创作者和收藏者通常通过简单的 Google 搜索开始他们的 NFT 旅程。

但是寻找最好的 NFT 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独特的数字收藏品需求——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正确的背景和尽职调查。 许多通过 FTX 抢购 NFT 的持有者在这个交易所破产后猛然惊醒。 他们对数字艺术的精心和创造性的表达现在,至少在目前,比一个 404 错误值不了多少。

没有任何指南可以完全消除投资 NFT 或任何其他加密资产的缺点,但本指南旨在分析每个交易市场如何以及为什么能够或不能满足您自己的 NFT 需求。

图片来源:由 Maze AI 生成

NFT 拍卖模式

不同的 NFT 市场对管理其交易的拍卖有不同的标准。

荷兰式拍卖,例如,使用递减的价格形式——与更熟悉的英式模式不同。 卖方以相对较高的要价开始,然后逐渐降低要价,直到投标人决定锁定它。第一个接受当前价格的投标人获胜。 荷兰式拍卖旨在快速出售具有足够需求的 NFT。

英式 …

“猴子”被美国 SEC 调查:推广 NFT 与元宇宙的法律注意事项

作者 | Gulovsen Law Office

吴说区块链授权翻译、编辑、发布

10月11日,彭博社报道美国 SEC 正在调查 BAYC 的开发公司 Yuga Labs。SEC 在检查它发布的 NFT 是否类似于股票以及是否需要遵循类似的法规。SEC 同时也在检查 APECOIN 的分配问题。Yuga Labs 对此回应到:“作为该领域的领导者,Yuga Labs 将全力配合 SEC 的相关调查。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试图更多地了解 Web3 世界,我们希望与其他行业和监管机构合作,定义和塑造蓬勃发展的加密生态系统。”

一般来说 Token 的售卖会避开美国地区,NFT 则很大程度不会。随着 SEC 调查 NFT 领域的最大公司,也将引起很多关于 NFT 法律边界的讨论。以下是 Gulovsen Law Office …

NFT 版税争议之我见:该不该付?付给谁?

吴说作者 | 刘全凯

本期编辑 | Colin Wu

迈入 9 月以来,关于 NFT 版税及其相关改革措施的讨论之热,甚至掩盖了这成交日渐低迷的市场。Sudoswap 首推 NFT+AMM,项目方可通过 LP 做市获得手续费收入从而替代版税,以此让利给买方;在聚合器带来的优势渐减之下,X2Y2 大胆推动版税改革,以试图把支付版税的权利让渡给买方定夺,版税变小费,更可以不支付,但最终遭到了加密 CT 和大 V 艺术家们的反噬和抵制,引起轩然大波,最终及时调整把是否支付版税的决定权交还给 NFT 社区自主投票决定;Magic Eden 则与 X2Y2 的选择截然相反,以保护创作者为前提推出 MetaShield,使创作者有能力审查绕过版税的 NFT 上架和销售情况,以及可以给那些绕过版税的用户的 NFT 打上“债务”标签,以此警告潜在买家。本质上而言,NFT 交易平台对于版税的定夺和策略,不外乎是其应对挑战之下的营销手段之一。

NFT 版税问题至少包含两个,一个是该不该支付,另外一个是支付给谁,以及由此两个问题所衍生出来的关于 NFT 平台的责任、其他收入来源等问题。

在此之前,有必要定义一下几大主体:项目方、创作者、投资者、社区、平台方。很多关于版税的争论,在主体上便是混论的。

(1)项目方:这里主要特指 NFT …

NFT陷于“迷雾”,数藏平台服务商又该何去何从?

2021年,元宇宙概念爆火,同时也让“NFT”这个新兴概念在中国迅速蹿红,在本土化为“数字藏品”后,迎来了自己的发展红利期。

作者丨李美桦

但由于数字藏品产业链蕴含着独特的技术壁垒,因此市场上也诞生了针对数字藏品的技术服务行业,其在广义上指的是对数字藏品从最初铸造到最终被收藏的整个链路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技术支持服务。

在服务的流程中,每一个工作层都涉及不同的技术节点,并可延伸至不同的技术细分领域。作为数字藏品的上游产业,本文主要以科普的角度针对数字藏品工作链路中所涉及的技术服务进行梳理和总结,同时探讨数字藏品技术服务领域未来的发展走势。

  • 数字藏品所需涉及的技术支持

1.1 数字藏品工作链路

数字藏品工作链路图

要了解数字藏品背后所涉及的技术服务,首先需要理解数字藏品的工作链路。其中包含两个核心问题,一件数字藏品是怎么形成的?它最终的去向在哪里?

事实上,整个链条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分支,都涉及了不同的技术支持。

前期策划部署:包括藏品铸造与平台搭建两大板块。藏品分为已有版权授权的藏品及自创成品。藏品需以平台发布的形式进行上链,发行站点(网页/H5/小程序/APP)是藏品铸造上链的必要条件。  

上链:数字版权存证的过程,为作品进行确权存证。基于区块链协议编写智能合约,将藏品信息数据固定在区块链上,权利人能够有效固定作品权属信息。  

发行:数字藏品完成铸造上链后,以系列或单一款式的形式发售在一级市场,发售产品以收藏为主,主要以定价模式销售。  

多方向应用:除了提供数字藏品的资产发售等平台化功能之外,鉴于不同平台的商业逻辑,平台可以针对性地开发出不同的应用,用以吸引客户、扩大影响力从而达到其商业目的。如兑换、抽奖、盲盒、拍卖、合成等发售形式,及交易完成后所衍生的转让赠送、虚拟展示等功能。

1.2 数字藏品项目执行路径

数字藏品项目执行路径图

数字藏品平台不仅是数字藏品的载体,同时也是藏品上链、发行、出售及展示的端口。目前我国仅支持符合资质的机构或企业所持有的平台发行数字藏品,除平台自身及平台签约艺术家拥有发行作品的权利,个人并不允许自行铸造NFT。 

可见,数字藏品的技术服务基本由平台方(项目方)所运用,主要通过自主研发区块链技术或合作区块链公司两种形式,为项目发行提供区块链技术及流量支持,在了解执行路径后,我们便能够更好地区分不同的技术需求。

1.3 数字藏品上游技术概览

数字藏品上游技术概览图

数字藏品的上游技术分为以上6大类,每一板块都囊括了不同的技术逻辑。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完整的项目并不需要具备所有技术,只需在6大模块的基础下,按照各个平台的生态及功能拓展需求选择相应的技术支持即可。

  • 数字藏品技术服务的产业结构

2.1 数字藏品技术服务产业图谱

数字藏品技术服务产业图谱

根据技术服务所承担的不同功能,我们可以将数字藏品技术服务产业大致分为五个类型,分别为:

区块链:支持数字藏品生成、流转、交易等行为的区块链商,数字藏品相关权属及信息均需上链存证。

平台系统基础设施:数字藏品平台建站的必要条件,由云服务器商供应,包括服务器、域名、及数据库的部署。

数藏展示:数字藏品的3D呈现技术,以三维建模及AR技术服务商为主。 

平台搭建:搭建数字藏品发行售卖系统的技术服务商。

支付:数藏平台若具备售卖或交易属性,需开通第三方支付接口。

但最终,数字藏品所需要的技术服务还是集中在链与平台这两大领域,因此其所代表的的技术服务商也可以分为三大类。

区块链服务商:支持数字藏品生成、流转、交易等行为的区块链服务协议,为藏品上链存证提供API接口,当作品权属变动时,相关信息均需上链存证;

一站式数字藏品平台建设服务商:提供区块链端口资源(与链合作,直接给客户提供现成接口)及业务平台搭建技术服务。

“区块链+数藏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结合了前两者的技术,有自行开发的区块链,并提供数字藏品业务系统搭建服务。

藏品相关数据上区块链存证是数字藏品唯一性登记确权不可或缺的步骤,而业务平台除了为数字藏品提供发售渠道,亦是数字藏品上链的操作端口(数字藏品必须通过平台对接区块链接口)。

3.1 区块链服务商…

下一轮主流加密叙事在哪?寻找「超自然现象」

撰文:Matti

编译:aididiaojp.eth,Foresight News

 

当在熊市告诉自己可以躺平的时候,我发现已经有人开始寻找下个牛市开启的迹象。正如历史所演绎的那样,熊市总是酝酿着下一轮牛市。

 

每个人在加密周期中就像一场英雄之旅,从「英雄归来」到开启新一轮「冒险召唤」需要一段时间。

 

 

有些人总是在为下一次冒险做准备,将每种可能的叙事都称为超自然的帮助。然而超自然的帮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经常出现,甚至感觉永远不会到来,不断增长的利率、通货膨胀和经济战争……

 

在我们想象超自然现象出现之前,我们会觉得熊市无比漫长,仿佛永远不会结束。我们开始对市场上的发生的事情变得不再敏感,币价的一次又一次的暴跌就像日常琐事一般对待。

 

在通往下一个牛市的旅途中,我们将遇到假先知,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谈论被称为基本面的奇怪事物,这也是他们在曾经超级牛市时一直回避的东西。

 

 

非常讽刺的是,我们在牛市时嘲笑基本面,但在熊市时却希望市场承认它们。最近的以太坊合并就是一个警示。

 

 

以太坊合并的重要性已无需多言,但那些希望快速获救的人会非常失望。因为如此重要的时间要想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尚需时日。

 

最大的失望来自于那些肯定地认为还有出现新低的人,这是大多数人失去所有希望的时候。恐惧开始变成失望,然后开始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人们开始无聊,感觉就像是无处可去。

 

大多数失去了兴趣的人不知道有些人正在努力研究,后来量变达到质变,在下个周期中获得了了超自然的援助。为了不让我们在即将到来的沉闷时期变得迟钝,让我们探索一下曾经被认为超自然帮助的潜在叙事。

 

宏观因素

 

加密货币作为风险资产,真正的超自然帮助是美联储的印钞机。当然这机会适用于所有资产。如果美联储在接下来一两年内减少货币发行量,那么新的炒作就不会轻易的出现。

 

 

当然新的闪亮叙事非常重要,它是行业长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有足够闪亮的新事物出现,加密叙事才能摆脱宏观的约束,实现爆发式增长。然而当每个人都身陷熊市无法自拔,技术缺乏创新时,加密市场会加倍受到冲击。

 

比特币就在一遍遍地重复这个观点。比特币也在改变它的叙事,自 2018 年市场崩盘以后,加密货币一直在齐声喊「机构来了」。

 

 

作为一种技术,比特币并没有发生丝毫改变。但比特币信仰者是传教士,他们巧妙地利用全球宏观经济事件来宣扬关于一枚真正货币的价值,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饰。从支付系统、到数字黄金和通胀对冲,再到…

AI 画师即将夺走艺术家的“饭碗”?

AI陪聊、AI电音、AI写诗、AI洗稿、AI数字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生产力工具已经成为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词汇之一,其作为一种替代人类从事大量低端、重复性劳动的工具的初心已经实现,而现在,人工智能仍然在向前飞奔,逐渐探及人类思想及创造领域。长期以来,人工智能的能力已经强大到让人类麻木的地步,即使明天告诉我们AI已经正式产生了神智,大多数人也不会有多惊讶,甚至有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可以说,人工智能在日益精进的算法和动态爆炸的大数据信息流推动下,正在逐渐完成从生产力工具到创造力工具的飞跃。

那么,在艺术创造方面,人工智能做到什么地步?今天我们就用最新最智能的出圈AI画师Midjourney来进行对比测评

01  Midjourney用法

Midjourney是比较新的一个AI绘图工具,并且其由于使用起来简单方便,远比老前辈Disco Diffusion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简洁。目前,Midjourney可以在Discord上以类似微信聊天的方式直接使用。

使用方法讲解:

(1)使用Discord进入Midjourney社群,找到任意一个NewBies群组;

(2)在聊天框中输入指令 /imagine ;

(3)在指令后输入对生成图片的描述,以指令/imagine evil cat为例,等待60秒后可以生成4个可选数字画作;

(4)选择其中一个画作,进一步生成完整作品,此过程也大约需要60秒

我们随后分别用几个简单短语sweet cat、space star whale fantasy、blue moon city、out space cybercity进行测试,分别得到了以下几个数字艺术品:

02  AI画作是否具有艺术价值?

而使用复杂短语,我们可以创作出更加精细化、定制化的数字艺术品。总的来说,在创造力方面,AI画师的发挥完全取决于用户对于图片描述得详细程度,形容的短语越多,AI画师就能根据其中的各类信息制作出艺术品。

其中我们以两个指令短语为例:

(1) Thick dainty adorable woman sitting in filed of flowers, dress made …

NFT 的潜力:扩展的艺术品鉴定证书

来源:The SeeDAO

NFT 或可改进博物馆和画廊鉴定可复制艺术品的纸质证书。但要挖掘这种潜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014 年 5 月,在 New Museum 举办的 Seven on Seven 年度大会上,凯文麦考伊和安妮尔戴什展示了他们的商业概念"钱图"(喻意图形货币化)。该会议旨在将艺术家与技术专家配对。麦考伊和戴什的钱图是 NFT 的原型,它由购买协议和代币化的鉴定证书(COA)组合而成。早在 2013 年 10 月,麦考伊就在留言板上发帖,表示他有兴趣"开发一个系统,可以将以合约形式规定的所有权代币或消息被嵌入区块链交易"。Seven on Seven 大会结束后,他创办了钱图公司。大约在同一时期,德国初创公司 Ascribe 开发了一种保护区块链数字艺术的机制,并于 2014 年发布了协议、后端和应用程序。尽管获得了一些关注,但钱图和 Ascribe 最终还是失败了。当时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大众对区块链的理解,都不足以让这些公司的工具实现商业化,无法释放其潜能。

这些在区块链上对艺术品进行鉴定的早期努力,让我们看到了 NFT 的潜力。它们将加密代币的功能,看作组合了更多改进选项的高级数字版本的鉴定证书,比如为出售和收取版税设定许可。为了支持采用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钱图专注于数字艺术;尽管有一些机构和收藏家收购了部分作品,但它仍在努力寻找自己在艺术市场上的位置。审视如今的 NFT 版图,人们可以推测,创立当今 NFT 市场的加密企业家,其动机并非是为了支持数字艺术家,而是由于想挣大钱的创作者急于加入数字图像和藏品市场,为他们创造了拓展这些市场的便利性。将加密代币用作销售机制的做法,掩盖了它成为高级的、具有扩展性的鉴定证书的潜力。为了确保 NFT 久盛不衰,这种潜力必须通过为艺术家、博物馆和严肃的收藏家提供更多的效用来实现。

加密代币作为高级的、具有拓展性的鉴定证书的潜力,被将其用作销售机制的做法所掩盖。…

P2E 模式颓势难挽,如何设计出可持续发展的链游?

撰文:Onchain Wizard

编译:Katie

随着大多数 P2E 经济体的崩溃,加上代币价格全面下跌 了 60-90%,「游戏」将是加密货币用户增长的下一个阶段的观点受到了挑战。让我们来看看链游的机遇和当前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如何建立可持续的游戏,吸引有机用户。

当前游戏的潜力

根据 Take Two 的数据,全球电子游戏市场规模每年为 2350 亿美元( 2022 年)。其中主要是手机游戏,占总营收的 60%。

来源:TTWO 最新投资者展示

现在有超过 30 亿活跃的电子游戏玩家(根据 TTWO 的数据),电子游戏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娱乐形式之一。从纯市值的角度来看,主要游戏公司(例如腾讯、索尼、动视、任天堂、Roblox、EA、Take Two、万代、育碧)的总市值超过 7500 亿美元,基本上等于除稳定币外的加密货币市值。

与目前约 110 亿美元的游戏加密市场总市值相比,从规模 / 估值角度来看,至少有很大的潜力。

来源:Coinmarketcap

从纯用户增长的角度来看,30 亿的电子游戏月活跃用户略高于我们今天的链游的 87 万(比现在多 3400 倍)。为什么链游没有出现更爆炸性的增长?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游戏目前存在的问题。…

杰伦熊暴跌96.6%,明星带货NFT为何遇冷?

导读:NFT市场趋冷,与娱乐明星关联的NFT热度也大不如从前,各个明星的NFT都跌破发行价,粉丝不买账以及缺乏长效赋能是问题关键.

此前曾在市场颇具热度的“幻影熊”系列NFT地板价同交易量持续下跌,最新地板价为0.65ETH,,距离其在今年1月1日发行后达到的最高要价ETH已跌去96.6%,而由于ETH币价同样一路缩水,折算为人民币后,幻影熊的地板价已由19.2万元跌至5400元,仅为原价值的2%。

市场整体下行的环境下,NFT市场中与娱乐明星关联的特殊类NFT也并未展现出足够的韧性。华语歌坛天王周杰伦也未能独善其身,有粉丝评论:“韭菜割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01 明星带货NFT遇冷并非孤例

此前,足球巨星莱昂内尔·梅西以及流行偶像麦当娜(Madonna)都曾发行过围绕自身形象设计的NFT,但由于这些NFT发行数量较少,售价较为高昂,让普通收藏者和粉丝望而却步,并未形成社区效应;而娱乐明星陈冠希、余文乐等虽发行了较多数量的NFT,但或因创作设计不被认同、或缺乏持续赋能,这些NFT也都在短暂炒作后跌破发行价。

当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娱乐明星、名人参与NFT的制作与发行,NFT的形式也从图片拓宽到音乐、视频等,但这类NFT的热度往往难以持续,多数NFT在发售后都成了「一锤子买卖」。

在业内人士看来,受众认知门槛和交易门槛较高是明星带货NFT效果不佳的一大原因,参与明星NFT的更多是「黄牛」和NFT投资者,大部分不是明星的粉丝,没有长期持有的动力;此外,明星NFT在后续运营期间也往往欠缺赋能,导致NFT的价值日渐流失。有用户认为,明星NFT在运营上可以设计一些与明星本人联动的玩法,有助于形成「长尾效应」。

02 明星NFT热度并不长久

自去年NFT概念被热炒后,它一度被视作科技与时尚的结合体。如此背景下,国内外诸多明星、名人参与到NFT的制作与发行中。从持续性看,明星背书的NFT大多都只能维持短暂的热度,难以如BAYC无聊猿等蓝筹项目持续获得交易热情。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名人效应下的NFT发行与常规NFT有所差异,许多明星NFT数量较为稀少,售价较高,难以形成群体性的社区效应;另一方面,明星相关的NFT多由经纪公司或代理公司代发行,这些公司往往对NFT项目的后续运营欠缺规划,没有专业的赋能能力,导致这类NFT成了「一锤子买卖」,购买后除了收藏、炒作,别无它用。

流行偶像麦当娜(Madonna)联合加密艺术家Beeple于今年5月推出的「Mother of Creation」(创造之母)NFT。该NFT系列有3段不同的麦当娜形象视频,创作历时一年,将「创造」与「母性」的联系通过可视化的3D效果表现出来,每段视频时长一分钟。但由于发行量太过稀少,又成了普通用户无法企及的NFT系列。

Messiverse和Mother of Creation这类NFT的收藏属性更浓,售价高端,大众关注度不算高。

当然,也有诸如Phanta Bear这样发行量较大、流通较广泛的NFT项目。今年2月,知名演员陈冠希所有的潮牌CLOT发行了「ALIENEGRA x EDC」系列NFT,发行总量为2072枚,该系列NFT是以陈冠希为原型创作的「外星人」形象NFT,初始售价为0.1888 ETH(时值594美元)。

「ALIENEGRA x EDC」系列NFT

该系列NFT在发售期间同样遭到抢购,但由于后续发行团队几乎对该项目处于「放养」状态,「ALIENEGRA x EDC」系列NFT价格很快跌穿发行价。当前的二级市场上,该系列NFT地板价仅为0.07 ETH(约80美元),相比发行价下跌86.5%,且几乎没有流动性。

此外,港台影视明星余文乐也于此前推出NFT项目ZombieClub,该系列由6666个像素怪物NFT组成,初始铸造价为0.666 ETH。ZombieClub倒是做了很多规划,包括成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组织线下聚会、打造GameFi等等,甚至于今年6月宣布与HTC合作推出3D元宇宙项目。但从进展看,ZombieClub仍停留在头像类NFT的类别中,尚未有实际的应用落地。

虽然有余文乐背书,该系列NFT也难逃「破发」命运。截至6月24日,ZombieClub NFT地板价为0.43ETH,近7天仅有21次交易。

03 明星NFT的价值

娱乐明星自带IP,但他们带货NFT的效果并不好,因为大多数明星加持的NFT仅限收藏场景,顶多算是数字周边产品,他们既想借助新概念让粉丝买单,也想将IP价值通过加密资产市场变现,然而,这两个受众群体的重合度较低,粉丝对NFT的理解有限,NFT投资者则更愿意将钱投入到高流动性的蓝筹项目中。

有歌迷曾在社交媒体表达他的困惑,‘我愿意开音乐平台的会员或者买演唱会门票去听我喜欢的歌手,那是一种现实的体验,但我始终不理解买NFT有什么意义。’他认为,明星品类的NFT有天然的流量优势,但需要让粉丝明白NFT与其他周边有什么区别。

值得借鉴的是,日本知名艺术家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与RTFKT …

国内数字藏品监管的四大趋势

2021年始,自NFT传入国内以来,其迅速爆发的态势和疯狂增长的局面使其合规化成为必然。在合规发展要求下,数字藏品应运而生。目前,法律层面还未对数字藏品做出定性,以及出台明确的法规法规。而随着数字藏品相关判决案件的出现,在现有的法规下探讨数字藏品具有现实和建设意义。

在防止数字藏品金融化的同时,如何兼顾和平衡二级市场成为热门议题,而对于数字藏品二级市场的建设,已经出现了新的态势。此外,行业自律成为这一个阶段市场秩序的重要规则,各机构和企业也在积极的建立数字藏品技术和服务的相关标准。

一、加密监管下的出路:从NFT到数字藏品

代币可被分为同质化和非同质化。同质化即产品之间能够进行无差别交换,如比特币和以太坊。而非同质化以底层资产作为区分,例如两幅名画之间的价值不能够等同,NFT不能无差别交换。加密货币由于其去中心化特性和匿名性,容易被利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且缺乏汇兑机制,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和市场混乱。因此,我国一直以来对虚拟货币采取打压的政策。

表1 加密货币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 01区块链、零壹智库据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NFT和加密货币在技术逻辑上相似,其容易被混淆,被错误定义和发展。在国内对加密货币高压的打击态势下,明确NFT与加密货币的差别非常重要。

2021年10月份,腾讯幻核APP与支付宝小程序“蚂蚁链粉丝粒”内页中,“NFT”字样全部消失,改为“数字藏品”。此举是寻求NFT在国内合规发展的重要举措,数字藏品主要关注收藏功能,强调附着于藏品上实物或者数字资产的价值,而交易和流通受到限制,以此避免代币化的发展方向。

至此,国内NFT平台,尤其以基于互联网大厂搭建的联盟链推出的平台为主,多称为数字藏品交易平台,主要以收藏功能为主,缺乏二级交易功能。例如,腾讯幻核所售数字藏品均不可二手交易,不可转让赠送。在阿里鲸探上,数字藏品需要在购买满180天或受赠满2年后才能够进行转赠。

二、从首例案件,探讨数字藏品的法律适用性

目前,我国并未在法律上对NFT或数字藏品做出定义。2022年4月20日,国内出现了首例NFT侵权案件,判决过程中对于数字藏品的法律定性和适用法律做出了探讨。

案情回顾:

「4月20日,杭州互联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原告奇策公司与被告某科技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该案的原告合法享有某动漫形象著作权财产性权利,而被告作为元宇宙平台,任由用户在上面发布未经授权的该动漫形象NFT作品,故原告认为被告构成信息网络传播权帮助侵权。

该案经审理当庭宣判,判决被告立即删除涉案平台上发布的侵权NFT作品 ,同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合计4000元。」

根据审判书原文:

NFT本身不具备任何直接转变为画面的数据,不能“观赏”,只是一个抽象的信息记录。

文学艺术领域的作品通过NFT进行交易的称之为“NFT数字作品”。NFT数字作品持有人对其所享有的权利包括排他性占有、使用、处分、收益等。

当一件数字作品复制件以NFT形式存在于交易平台上时,就被特定化为一个具体的“数字商品”,NFT交易实质上是“数字商品”所有权转移,并呈现一定的投资和收藏价值属性。

基于所涉数字藏品的底层文件属性,此次判决对NFT的性质、数字作品和数字商品,以及各概念所对应的权利做出了探讨。鉴于数字藏品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如数字画作、音乐、视频、文字、游戏道具等,相关存在形式的法律政策对数字藏品在现阶段的判决,以及法律建设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虚拟财产

虚拟财产指狭义的数字化、非物化的财产形式。它包括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网络寻呼等一系列信息类产品。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据此,《民法典》明确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被纳入民事财产权利的保护客体范围。需要注意的是,NFT仍未被正式纳入虚拟财产或者数字资产的范畴。

数字资产

数字资产通常指企业或个人拥有或控制的,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或处于生产过程中的非货币性资产。区块链去中心化、可追溯和不可篡改的特点支持许多数字化内容成为数字资产,数字资产该概念也出现在多省市发展区块链的政策中。

艺术品

数字艺术品是数字藏品最主要的存在形式。目前,创造艺术品数字藏品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在线创造并形成数字藏品艺术品,二是将线下实物艺术品铸造成为数字藏品艺术品。NFT的兴起来源于一群先行艺术家探索发展数字化艺术品的可能性,因此,从艺术品的法规做出规定对数字经济时代的艺术创作有积极且深刻的意义。

从艺术品的定义出发,数字藏品目前并不属于艺术品范畴,但二者在权属关系上有较强的相似性。从数字藏品艺术品的法律性质上看,其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形式呈现的作品。从数字藏品艺术品区块链存证的法律效力上看,其本质也是一种存储于区块链网络的电子数据。从数字藏品实物艺术品铸造权益上看,数字藏品艺术品与艺术品作者、藏家、用户权益的关系相关。

网络出版物

网络出版物的丰富多样性与NFT相似,且其表现形式都是数字化作品,但二者并不相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NFT并不等于数字作品,甚至不等于数字作品的存证,其只是数字复制品在链上的一种密码学表达。

从形式上,目前NFT最接近于网络出版物。根据《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网络出版物指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的,具有编辑、制作、加工等出版特征的数字化作品。从操作层面上,法律对网络出版物的生成与流通做出了政策性的规范。

游戏装备

游戏领域也是NFT最典型的应用,通过将游戏中的角色、装备和奖励等确权,使得这类资产具备更高的价值,并具备更强的流通性。但目前,现行有效的法规等并无直接针对网络游戏相关的资产以及虚拟货币的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部分网络账号、装备盗窃的情况下,法院认为盗窃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行为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定罪量刑。部分法院认为,公民能够独占管理的,可以转移处置的,具有价值性的物(包括无形物),均可以认定为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网络游戏装备及虚拟货币等属于虚拟财产。

三、金融风险管控与二级市场建立

数字藏品有着金融化的潜质。其底层资产的非同质化使其具备独特性和稀缺性,造成其价值的难以估量且具备较大波动性,这种波动性使得数字藏品具备潜在的收益性。尤其当大量热钱涌入,数字藏品的需求和价格遭到哄抬时,数字藏品将显现出流动性和风险性。

当数字藏品展现出金融资产的特性,成为投资获利和资金融通的载体,其“藏品”属性将被弱化。这时,购买数字藏品为的是其保值、增值等功能,并以转售所有权为目的获利。此外,以利益为导向的方式发展该行业容易触及法律红线,甚至引发金融风险,届时将面临来自国内金融监管的全面整顿甚至“一刀切”。

国内政策也已经出现遏制NFT或数字藏品的金融化和证券化倾向,以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2022年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呼吁遵守以下行为规范:

一是不在NFT底层商品中包含证券、保险、信贷、贵金属等金融资产,变相发行交易金融产品。…